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校本教学实务培训助力教师成长

校本教学实务培训助力教师成长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3-29     浏览次数:

  

       2016年暑期,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近30所高校的60余名青年教师参加培训。年轻的我校教学实务培训团队承担的培训专题,以其“适用”“务实”备受大家关注和欢迎。近年来,我校教发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开发培育校本化的教学实务培训为抓手,大力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以良好教风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破冰:让新教师上讲台“有底气”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那些刚毕业的博士、硕士参加工作就上讲台,问题很多。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新教师也期盼有专门针对他们的培训,帮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达到一个合格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能力和素养。于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于2014年12月筹划组建了专门针对新进教师的教学实务培训团队。”教学发展中心主任陈遇春告诉记者。

  新教师教学实务培训,国内没有先例可循,教学发展中心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挖掘校内优质师资资源组建培训团队,一边主动联系教育部网络培训中心,向他们汇报团队组建、模块设置有关情况。这一做法得到了教师的积极响应和教育部网培中心的大力支持。很快,一支以校内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合的培训团队组建完成,摸索凝练了“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媒体”“评价反馈”4大模块、8个专题的培训内容,通过理论、实训两个环节进行,并于2015、2016年暑期对新进教师进行了培训,取得不错效果。

  理学院谢卫青教授2015年被学校以青年英才引进。谈到当年的教学实务培训,他仍记忆犹新。“来校工作前我一直在科研机构工作,教学对我而言非常陌生。新教师教学实务培训从教案大纲的撰写,到上课内容的组织、学生注意力的调度,再具体到如何上好第一门课以及进行考试设计和课程反思,非常系统,也非常有针对性,让我上讲台有了底气。”

  “教学实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小到如何得体穿着,细到如何运用好课堂教学语言,培训覆盖了整个教学过程,也让我真正明白了当一名老师的不易。我已经把培训所学运用到我的教学上,遇到问题也会及时与培训团老师沟通,不断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2016年新进教师王瑞丽博士告诉记者。

提升:让培训内容“接地气”

  请名家来校做场报告,听的时候轰轰烈烈、热血沸腾,听完了没多久又忘光了……如果你对教学实务培训是这样一种看法,那你就错了。

  教学发展中心通过扎实调研、认真思考,从教师教学发展顶层设计出发,立足校本,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职称、不同阶段的教师教学需求,打造具有学校特色、基于教师终身职业发展的“分类培养、分层递进、多元混合”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比如青年教师群体,他们的优点是容易接受新东西,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驾轻就熟,并能熟练运动,属于典型的“技术控”。但他们的缺点是教学经验不足、理论功底不深、素养不够。而老教师则刚刚相反,属于典型的“技术恐”。为此,教学发展中心有针对性地推出了“有效教学”“混合教学”“教育技术与网络资源建设”等教学实务培训专题。

  “有效教学”培训包含有效教学设计、有效课堂交际、有效课堂讨论、有效学业评价等内容,主要针对青年教师开展,旨在帮助他们提升教学理念、理论、方法和开展教学改革。“混合教学”“教育技术与网络资源建设”培训主要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微课制作入门,微课制作PPT设计要点,多元考核评价,数字音、视频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数据处理,屏幕录像转件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主要针对老教师开展。同时,这方面有所欠缺的青年教师也可以参加培训。

  这样有针对性的培训,教学发展中心每周都组织开展,在全校营造了“周周有培训、时时可学习”的氛围,助推教师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提升。生命科学学院易华老师告诉记者:“每场培训都有很大收获,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多便利和帮助,希望多举办类似的培训。”

目标:培育积极教学“新风气”

  教学实务培训,既要重视过程,也要确保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教学发展中心跟踪考核、以评促训。在做好教师常规培训考核的同时,对教师个人开展教学诊断评估,对新进教师进行教学能力认定考核评估,敦促教师将培训所学运用到日常教学中。

  同时,教学发展中心还积极打造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微课比赛等平台,通过以赛代练、以赛促评,促进教师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也培育了良好的教学风气,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比如在第二届全国微课比赛上,我校首次参赛就有5位教师的作品获奖,获奖数目位居全国农林高校第一。在陕西省高等学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上,我校也实现了一等奖零的突破。

  关于教学培训今后的任务,罗军副校长告诉记者:“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应始终将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理念贯穿培训全过程,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同时,大力培育优良教风,为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