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教师教课比赛二等奖获得者感言

青年教师教课比赛二等奖获得者感言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7-01-03     浏览次数:

  

教无止境

  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结束了,卸下一时重担,挑起两肩责任。这次比赛虽然历时近半年,但是我相信诸位参赛老师和我一样,在这个比赛过程中获得了思想上的充实、情感上的交融、能力上的提升、朋辈的关怀,对教育教学也有了更深的认知,并会将其贯穿到我们今后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

  一、感谢母校的教育和培养

  我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在那里度过了十年美好的时光,也培养了我对教育和教学的深厚感情。母校“厚德、积学、励志、敦行”的校训时刻铭刻在我的心里,体现在我的行动上。几多风雨,几多艰辛,从一个刚走进大学校园的稚嫩学子,一路跌跌撞撞行走而来,最终登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三尺讲台,这过程是蜕变,更是蝶变。我的老师们十年如一日地用学术滋养我、用教诲磨练我、用科研打磨我、用精神塑造我。他们手把手帮我纠正各种问题:语速尽量慢一点,要注意逻辑重音,要注意和学生的交流,要学会控制课堂的能力,要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我感谢母校陕西师大,感谢给予我谆谆教导的老师们!

  二、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和朋友们

  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已经五年了,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各级领导、同事和朋友们的帮助。刚到学校工作时,姜在民老师安排我跟着植物教研室的老师们听课学习,慕小倩、苗芳、常朝阳、郭晓思、吴振海、陈铁山、李琰、崔宏安、易华等老师指导我逐步熟悉植物学理论、实验和实习的课程大纲和各个教学环节,直至我能够独立承担教学任务。这一次次的言传与身教,大大提升和转变了我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能力与心态,促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从学生向教师,从思想的接受者转向传授者,从初学者向成熟者的角色转变。

  我要感谢学校对此次活动的精心组织策划,学院的大力支持,同事的关心指导!在参赛过程中,姜在民、胡景江、慕小倩、刘建才、刘虎岐、王辉、李琰、王保莉、杨淑慎、董娟娥、林雁冰、肖亮、高梅、王晓静、程金凤、易华、耿会玲等老师都给予了我宝贵的建议与指导,使我的讲授内容和方式得以不断完善和提高。在此,我要真诚说一句:“我敬爱的领导、同事和朋友们,你们辛苦了!”

  三、感谢自己的历届学生们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责任的人民教师,我深深知道,每一位学生都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我必须对他们的成长和成才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会讲授《植物学》很多次,但是对每一位学生来说这都是全新的第一次,也可能是唯一的一次。所以每一堂课,我都会当作自己人生的第一堂课精心准备,并加入自己或他人最新的科研进展,激发学生们对植物学科的热爱。每到学期过半,我会让所有学生写下小纸条反馈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及时地纠正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与此同时,我深知育人和教书同等重要,作为专业课教师,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做好育人工作。在课堂上,我会尽可能抽出时间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科研体会、班主任经历以及大一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给予答疑解惑和循循善诱。值得欣慰的是,带的每一届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可以交心的朋友,在一种很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大学的启蒙学习。

  学生期末的优异成绩、学生评教平均99分以及“启蒙老师”的称谓等等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是坚定我在教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巨大动力。在此,我感谢陪伴我一起走过的可爱的历届学生们!

  比赛结束了,但是育人和教书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重,自己的不足也还很多。“道阻且长,惟行能至”,我将积极向身边的老师们学习,努力做得更好,因为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生命学院 赵亮)

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 科研促进教学

  我是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商务系教师,2006年来校任教,2012至2016年间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任教十余年间,我主要承担了“数据结构”“网络营销”“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好书是基本要求,做好科研能更好的充实自己,让自己更加自信,因此我非常重视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科研方法,充分利用课下每一分钟来备课、做研究,坚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

  对于这次获奖,虽然获得的是二等奖,但是获得了一百多位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讲课比赛现场评分以绝对的优势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对此我非常感谢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记得我刚来学校时,激情有余,但讲课逻辑不足,关键知识点把握不到位,但在我的导师李书琴教授、孙健敏和陈勇副教授无数次的鼓励和指导下,在教学方法上给我很多建议,正是他们这十余年的关心和帮助让我成长起来,不仅在教学上得心应手,科研上也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2006至2012年间,我几乎把全部精力用于教学,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总不足够优秀。2012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撰写高水平论文,让我真正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把每个细节都做充分到位,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科研工作和认真思考,我深刻体会到要想上好一节课,备课过程就是一篇高水平论文的撰写环节,上课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环节,只有这种心态去备课上课,才能让每名同学都听的津津有味,才能让同学感觉到知识的无穷奥妙,才能给学生带来无穷动力,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喜欢课堂,才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才能让学生对知识充满追求。(信息学院 吴昊)

寓教于乐 以赛促教

  作为一名2014年入职的青年教师,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十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从初赛、复赛、再到决赛,每参加一轮、晋级一次,对自己来说都是一种锻炼、一种磨砺,在锻炼中进步、在磨砺中成长;而获奖,则当属一种额外的收获。

寓教于乐

  2016年秋学期,我接手一门新课《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通过走访金融教研室的多位老师,得知前些年教研室曾给金融专业学生开设过这门课,但由于这门课理论推导过多,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教学效果不佳,开设几年后该课程不得不终止。对于本硕数学出身、读博才转行金融,前期没有系统学习过这门课的我来说,“选用何种教材授课、采用何种方式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便是我一直思索的几个问题。为此,通过网络搜索、多方求教、精心准备,我将课程教学融于“游戏”之中:通过“二分之一数字游戏”,引导学生理解了“如何基于参与者的直接相互作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博弈过程;通过课堂“拍卖会”,促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了“万元陷阱博弈”;通过随机选择学生参与“石头剪刀布”游戏,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如何求解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

  “书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寓教于乐的尝试和互动式教学,我体会到:只有在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诚如金融142班董一粟同学所言:“通过参与博弈游戏,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博弈的思维、分析身边的社会现象和现实问题,这将是我学完这门课的最大收获”!

以赛促教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我有幸得到了许多教学名师和同事的热忱指导与帮助,也与多位青年教师进行了切磋交流,他们对教学理念的不同理解和教学方法的个性化运用,让我受益匪浅!在观摩和学习中,也发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有待日后教学中逐步改进和提高。一是授课语速过快,对教学重点阐释不够;二是教学课件制作不够精细,无法有效启发学生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赛而知不足”,我将以此次教学比赛为新的起点,汲取各位青年教师教学中的闪光点,完善自我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争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经管学院 石宝峰)

我希望我能让学生快乐学习

  回忆一个多月的参赛历程感慨万分,仿佛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但我最想说的两个字是感谢,感谢学校组织讲课比赛,为我们中青年教师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在比赛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师德、师术和师艺,感谢同行们在参赛教师最困难时给予的无私关心和帮助,使我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回顾自己的参赛过程,我也曾有过犹豫和抱怨:自己每周要上16节课,平时的时间就很紧了,自己还有精力去认真准备吗?如果没上好会不会难看,会不会给系上抹黑?就在这时部门领导和同仁适时的给予了我许多鼓励和开导,让我懂得了,赛课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

  思想上没有了顾虑,我便全身心投入其中。按照教学进度我上的是《大学英语视听说》,针对于大一的新生,听力和口语技能比较薄弱,所以如何上好这门课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但是我不愿轻言放弃。认真研读教学大纲,苦苦寻找教学素材,耐心准备学生探究活动,细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哪怕是每个细小的过渡环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思量。尽量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也让公共基础课中饱含着许多专业知识,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更生动、更贴近专业。课堂上的我在快乐的教,学生在快乐的学。教育原本就该是快乐的,快乐是课堂永远的主题,我希望把我的快乐带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我深深明白在教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同行们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也需要自己不断的去在业务上刻苦钻研,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更扎实。

  经历过这届教学大赛,在不知不觉中,我的视线延伸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教育视点也由此提升了。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我们的生活是忙碌的但绝不枯燥,工作是紧张的但绝不乏味。只有在努力进取中才能发展,成功其实就是自己在打磨自己,自己在超越自己。我深深的体会到一种团队合作氛围的重要性,只有在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和谐团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我深深的体会到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的书。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老师。”希望能和众多的年轻教师一起借助学校搭建的这个赛课平台,使自己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份志向、多一份精神、多一份素养、多一份品性,向“完美老师”拼搏努力。同时也祝愿学校的明天更美好!(外语系 别勇磊)

基础课也有春天

  一感受到校领导对于基础学科的重视,近几年来基础学科入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复赛的比例逐年增加,使得我们体育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再全校的讲课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学科特点。同时也感谢体育部领导对于教学比赛的重视,初赛工作在暑假前便进行开展动员,使得参赛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入围决赛后,部门各专项老师亦都献计献策,使得这次比赛成为体育部的教学大讨论。

  二感受到自身的进步,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教师自身教学姿态较为弱化,为参加教学比赛,从本学期初每次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都当成是一次教学比赛,时时注意自己站姿,体位。说话亦注意发声的技巧,一学期坚持下来,到决赛阶段教态已有很大的改观。同时上课时的发声技巧也有较大幅度提高。

  三感受到教学发展中心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实实在在为老师办实事。除对校内讲课比赛进行合理、公正的安排外,还义务帮助教师录制微课视频参加陕西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同时对每个参赛教师视频进行剪辑、编排、制作。感谢他们的默默付出才使得我们展现的更加精彩。(体育部 郝国防)

陈淑伟:不忘初心

  有幸参加学校举办的2016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从学院的初赛、复赛、决赛,再到学校的复赛和决赛,历时三个月的时间,从选题时的矛盾、纠结,准备过程中的艰辛、煎熬再到每场比赛时的忐忑、紧张,整个过程绝对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比赛已经结束,回顾整个比赛历程,收获非常大,不仅是自身能力的提升,心理素质的锻炼,更重要的是对教学的全新理解……

  7个教学方案的设计和七份PPT课件的制作,让我翻遍了几本有机化学教材,查遍了网上的资料,感觉自己又重新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了遍有机化学。以前上课,我注重PPT课件的制作,课堂的讲解,但却忽略了教学设计这一环节,通过这次比赛我才意识到教学设计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它与PPT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的教学设计很难做出令人满意的课件。其中有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如果您是第一次授课,请把教案写在纸上;如果您是第十次授课,请把教案写在心里;如果您是第一百次授课,请把教案留给后人。教案的作用是一种智慧的传承,有教案和没有教案的区别不在于能不能讲好课,而在于能不能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

   很多人认为讲课比赛是一种“秀”,通过比赛让我充分认识到这种“秀”不是单纯的表演,而是实力的比拼,很多老师扎实的授课功底、从容自信的教态让我叹服!让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我将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技能。

  在整个比赛过程中,有幸得到许多领导、专家、同事及朋友的帮助和支持,能力的提升,成绩的取得与他们的指导和鼓励是分不开的,也正是他们的关心和帮助给予我极大的信心与动力,在此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比赛结束了,教学还在继续,我将以此次讲课比赛为新起点,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的做好教学工作,争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理学院 陈淑伟)

不忘初心  努力前行

  回顾两个多月的参赛历程,几分激动,几分紧张,几分压力。在整个比赛过程,我深感受益良多。

  首先,在7个教学单元选题的过程中,我对大学物理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对于每一部分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都有了更全面和准确的把握。在备课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些曾经似懂非懂的问题,理顺了一些原本不那么清晰的思路,了解了更多物理知识的应用。我想这也是比赛的主旨之一,让年轻教师更加重视日常的储备和积累。

  其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以及比赛之后,我有幸得到了许多前辈和专家的指导。比如,朱玮老师在百忙之余指导我的教学设计,王国栋老师在我紧张时给予我鼓励,还有张社奇老师、耿会玲老师、谢迎革老师、陈莹莹老师和系里其他的老师,以及初赛复赛的专家评委等等,对我的授课思路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这都是我的珍贵财富,我将铭记在心。

  第三,得益于学校的网络直播,我可以听到所有老师的授课过程,真的感到非常精彩。从教学思路到板书设计,从遣词造句到衣着步态,每个老师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比如信息学院王昊老师的授课,思路清晰,内容完整有深度而充满激情,让人不由得为他鼓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次比赛对我们所有的老师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

  此外,参赛教师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探讨,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都是因比赛而来的开心事。

  我爱大学物理教学事业。以后的漫漫教学路,我将继续努力前行。(理学院 覃莉)

磨炼与收获

  我2011年来校工作,主讲“电磁场理论”“电工技术基础”“Matlab与机电系统仿真”等几门课程。从2013年起,我参加了3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路走来,感受良多。回忆这个过程,一半是磨炼,一半是收获。

  磨炼

  前两次比赛我虽然通过了学院的初赛,但都未能进入决赛,一方面是在复赛中准备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是我的教学技能和水平也确实需要进一步提升。2016年,在许景辉和陈帝伊老师的鼓励下,我又一次参加了讲课比赛,由于精心准备终于进入决赛。我重新设计了PPT和每一个教学环节,但决赛前一天,发现我的PPT兼容有问题,在决赛教室的投影仪上看不清楚,情急之下又花了十几个小时重新做了PPT,虽然比赛时PPT效果不够理想,但得益于当时的正常发挥,获得了二等奖。这里我要感谢李宗利院长、韩克敏老师、教学办公室、各位同事以及我的家人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收获

  应该说,每一次比赛都是一次磨炼,除了结果,磨炼本身或许也是一种收获。在一次次的磨炼中,我才发现,原来我也可以把PPT做的如此精美,我也可以把一个如此枯燥的问题说得趣味盎然,我也可以把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融入到简单的生活经验当中,特别是决赛前一天当我发现7个PPT都不能用的时候,我还没有放弃,最终坚持了下来。我感觉正是这一次次磨炼,让我不断突破自己。这必将对我将来的教学工作大有裨益。

  总结

  5年多的教学工作让我意识到,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一个思维互动过程,学生不积极参与,就不能完成这个过程。知识本身,特别是充满公式的理工科知识,大部分是枯燥无味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讲解思维技巧、扩展学生眼界,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的深度和眼界的广度上还要较大的不足,需要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完善自己。(水建学院 王雷)

我辈之乐 我辈之职

  今年是我第3次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最终有幸能进入最后的决赛,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通过几次参赛,使我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提高了我对“上课”的思想认识。“上好课”是一种艺术,是需要花力气、费心思的工作。大到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大的环节,小到课堂问题设置、仪态仪表、语速语调、举手投足、板书等细节,无不需要投入巨大热情,进行大量细致的工作。也正是因此,“把课上好”也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职业自尊。通过参加比赛,我逐渐改正以往工作中方方面面的问题,把平时上课也按照比赛一样要求,注意点滴的积累。虽然付出会很多,但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获得了内心的满足,体会到了做一个合格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本次比赛中,我能和十数位优秀的青年教师同台竞技,探讨教学方法,实在是我莫大的荣幸。他们对待教学一丝不苟,探讨问题严谨谦和,教学方法上各怀绝技,表现实在令人赞叹。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授课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很多前辈的指点,对我的参赛给予了极大鼓励和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当以前辈为榜样,同时与同行切磋交流,努力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更好的在三尺讲台上值守。

  学校连续11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在专业跨度大、学科差异突出的情况下实属不易。随着竞赛规则逐年改进、竞赛水平逐年提高、竞赛程序逐步正规化,各项组织工作逐步系统化,我希望并相信这项赛事会继续坚持开展下去,并越办越好,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和展示风采的平台。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辈之乐、我辈之职。(机电学院 秦立峰)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