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处于发展的首要方面和核心地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制定出台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2016年我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两大重要任务之一,要求各个学院和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落实。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尝试。
创新需要科学精神。总有一种乐趣,竟让科学家们废寝忘食,持之以恒,冲破各种阻碍,把创新的目光伸向未知世界;总有一种事实,让科学家们在刻苦的钻研中耗尽时日,两鬓斑白,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也一定要问出究竟;总有一种精神,支持着科学家在自己创新道路上砥砺前行,即使发现真理的过程可能充满艰辛,也仍然执著而坚毅!这就是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是一切科学家共有的思想气质,不论是那些大师,还是那些即将走上创新道路的青年学子,均需要这种科学精神,才能有不断的“思想接力”,乃至窥见自然之秘密。
围绕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培育话题,一次别开生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翻转课于5月24日下午在北校区8号教学楼展开。这次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郭洪水教授主讲,周红云副教授和徐文军老师辅助,邓谨副院长全程参加了课堂教学过程。在前期课堂教学中,郭洪水老师已经基于《原理》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串讲了科学精神的5个基本要素:纯粹求知、诚信求实、锐意求真、坚韧不拔和人文关怀。在“课下线上”学习环节,应化和计算14级的同学们就科学精神的基本要素展开了进一步学习和补充性研讨。主讲教师全面总结之后,结合同学们的兴趣提出了2个问题供课堂研讨:“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理解,在科学精神的5个方面中,你认为哪些对于今天时代更加重要?”,以及“居里夫人应该把自己发现的镭申请专利吗?”
带着这些重要而有趣的问题,同学们分组在组长主持下展开了热烈研讨,记录员专心做了记录。充分研讨之后,小组发言人一一上台展示和阐述了本组研讨成果,并且就上述问题做了精彩发言。有同学生动地说:“经过《原理》课程学习,感觉科学精神是一种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清贫、扛得住压力的品质!身为科研工作者要进行创新,常常需要我们年复一年地待在一成不变的实验室中,不去理会嘈杂的、外面的世界!”提到哪种科学精神更重要,有同学认为:“诚信求实最重要。研究者应该诚实地做好实验记录,报告实验结果,不窃取他人成果。”而有同学结合居里夫人的经历说:“居里夫人发现镭历时数年,付出大量时间,条件非常艰苦也没有放弃,所以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很重要。”还有同学对此非常赞同:“当今世界比百年之前更为浮躁,只有做得了冷板凳,坚韧不拔能吃苦,才能做好科学研究和创新。”而坚韧不拔之所以重要,有同学结合《原理》课程补充了原因,即认识过程是不断反复、不断发展的,实验发现和检验真理也是一个长期过程,如果不能坚持就无所发现,更无所创新。
最后,主讲教师总结发言:通过充分研讨,多数同学认为,“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是尤为重要的,看来同学们对当下浮躁学风也有反思;大多数同学主张,居里夫人应该把镭申请专利,这样能有“更好的试验环境”,也是“专利保护的需要”;当然,她无偿地献给世界同样令人钦佩。这显示同学们并没有教条化地理解科学精神。主讲教师认为:以上所讲的这些科学精神对于有志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唯有葆有这种精神,学术道路才能走远。身为985高校学生,在宝贵的大学时代还是要以修炼“内功”为主,做知识丰富和人格强大的“精神贵族”,将来才有能力把自己交付给一件大事,最大程度实现自己潜能。教师最后用马克思的话和同学们共勉:“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次翻转课对于培育理工科大学生的科学精神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创新是一个有风险的长期过程,确实需要“能待得住实验室、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科学精神。当前,我校也正在全面推进“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和“双一流”建设,成为“一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种科学精神也将起到长效的助推作用。这次翻转课堂,以问题为导向,不仅锻炼了学生质疑、批判、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创新创业提供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