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周一名师】仵均祥:30载辛勤耕耘结硕果

【一周一名师】仵均祥:30载辛勤耕耘结硕果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6-04-11     浏览次数: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有这样一位教授,他自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农业昆虫学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6次获得校级“教书育人”先进教师、陕西省高校青年教师“教书育人”先进教师、校级“教学名师”、学校年度“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完成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1年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他就是植物保护学院仵均祥教授。

从倒数第一到教学名师

  仵均祥1978年10月进入西农学习,1985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仵均祥说,大学求学时文革刚结束,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充满了极强的求知欲。大家每天除了吃饭和下午短暂的操场活动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是在教室、宿舍度过,老师们也不例外。

  仵均祥告诉记者,植物保护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以刘绍友为代表的老一辈老师们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安排较多的教学实习和教学实践活动外,在田间害虫发生季节,经常带领大家深入田间地头,认识病虫害的种类,调查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学习农民防治病虫害的操作技术。老师们为人师表、严谨治学、不求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毕业留校任教后,仵均祥仍没有改变不善言谈、方言很重、沟通能力差等不适宜从事教学工作的弱点。“记得在我留校后不久学院举行的一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我在参与比赛的6名教师中名列倒数第一。刘绍友老师将我叫到他家,中肯地告诉我:要当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教师应有的知识,还需要良好的表达能力。”此后,仵均祥积极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为了讲好普通话,我还让我上幼儿园的儿子给我纠正发音。”

  老一辈的帮助鼓励和争取做一名合格教师的梦想,使仵均祥在教学岗位上坚持了下来,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能力,由当初的倒数第一变成了如今的教学名师。

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0年

  “仵均祥教授和我共事30余年,他鲜明的特点是为人忠厚、爱岗敬业,对工作热情负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植物保护学院冯纪年教授告诉记者。

  仵均祥近年来主要承担植保专业本科生“农业昆虫学”、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昆虫学概论”(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昆虫学部分)、硕士研究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博士研究生“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仵均祥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教学效果深受学生好评。负责并主讲的“农业昆虫学”、“昆虫学概论”课程先后获得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农业昆虫学”2012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计划课程”。“飞来横祸——迁飞性害虫发生与防治”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视频公开课,是我校目前仅有的4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之一。

  仵均祥说,搞好教学,首先要把备课的基本功练好。“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认真备课,对教学内容不熟悉,要想上好课绝对不可能。我从事教学工作的30年中,对每一次上课都做到了认真备课、熟悉内容,课堂讲授如与同学聊天,从不照本宣科。”

  仵均祥严于律己,要求同学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在从教的30年中,他从来没有发生过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课,他首先给学生讲清楚纪律要求。上课过程中,他从来不单独点名,但每一堂课,他都要提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和回答,提问时没有来的学生会以旷课论处,从而使学生养成了不旷课的习惯。

  2013级植物保护专业1班的本科生付泽宇告诉记者,他对仵均祥最大的印象就是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有一次,仵老师在更新幻灯片的过程中查阅资料发现,某位院士的文章中报道我国棉花面积占世界总量的比例与他课件上不一样。他就把这个数据用红色字体标注出来,让我们下课查阅,第二次课专门提出这个问题,汇总同学查阅的数据,最后再确认修改。仵老师以自身的言行教会了我们对待学习要严肃认真。”

科研教学相得益彰

  仵均祥先后主持或参加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参编(译)专著、科普书籍6本,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推广奖5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技术专利6项。在教学过程中,仵均祥重视将科研的最新成果融入教学活动中,丰富农业昆虫学的教学内容。

  2015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赵玉玉告诉记者:“仵老师总是能将一些枯燥的概念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故事,让我们更好地掌握理解,提高了大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植保学院退休老教师袁锋教授既给仵均祥上过课,又是仵均祥的博士研究生导师。他告诉记者,仵均祥为人勤奋,热爱学习,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特别重视教学研究和教材建设。仵均祥先后主持和参加各类教改项目1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15篇,主编、参编出版教材12本。其中主编的植保专业用《农业昆虫学》(北方本)自2002年出版以来,已成为我国北方高等农业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的通用教材。2013年该教材获陕西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并再次被列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进行修订再版。在此基础上,2011年仵均祥又组织编写了该教材的配套教材《农业昆虫学实验实习指导》,填补了多年来该课程实验实习教学无正式出版教材的空白。

像关心自家孩子一样关心后辈成长

  仵均祥为人谦和、乐于助人,尊重老师、团结同事,参加工作30年来,处处表现出良好的道德修养。在与比自己年龄大的老教师共事时,总是勇于吃苦,挑拣重担;在与比自己年龄小的青年教师合作时,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植保学院青年教师李怡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2001年进入仵均祥课题组以来,一直跟随仵均祥从事农业昆虫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仵老师十分关心我们青年教师的成长,对我们既严格要求又耐心培养。记得我开始与他一起共同承担植保专业‘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时,他将他授课的PPT发给我时,我真是惊呆了。他的PPT不仅制作系统完整,而且图文并茂、精美大方,对我帮助很大。在随后的教学中,要求我必须完整听完他的1年课,而且还检查我的听课记录。在我第一次上课之前,先让我给他反复讲,然后再指出问题,他认可后我才走上讲台。正是仵老师这种严格要求和耐心指导的态度,才使我这个青年教师成为今天的教学骨干。我从仵老师身上学到了植保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吃苦、钻研的科研精神,这些优良品德激励我更加热爱教学。”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仵均祥视学生如子女,在对学生从严要求的同时,坚持与学生平等共处,在一种温和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和发展。

  2014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硕士研究生田忠正说:“在我们眼中,仵老师不仅是我们学业上的严师,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慈父。我们实验室外地同学比较多,所以每逢节假日,老师就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和我们一起过节。像这样看似简单的活动,拉近了老师和我们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感觉到家的温暖。”

  2013级植物保护专业2班本科生任静毅说:“仵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在课下的生活中他特别幽默风趣、平易近人。印象最深的是上学期一次地下害虫田间调查实验,在步行去大田的路上,仵老师给我们讲他年轻时下田调查时发生的趣事,同时也给我们普及一些关于调查的知识,大家有说有笑,就好像是家里的长辈带我们去春游,那种感觉让我瞬间领悟了亦师亦友的含义。”

  “我将继续传承老一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认真做好青年教师和学生的培养,立足岗位,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仵均祥表示。

新闻链接:http://news.nwsuaf.edu.cn/xnxw/63337.htm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