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海外归来话感受】何景毅海外教学研修体会

【海外归来话感受】何景毅海外教学研修体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17     浏览次数: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教师,我有幸参与了2025年海外教学研修,前往牛津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学习交流,这是一次极为珍贵且意义非凡的经历,为期两周的研修学习为我今后的思政教学与育人工作带来了诸多深刻的启示与全新的思考。

一、开阔视野,领略先进教育理念

在研修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诸多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模式。牛津大学的“导师制”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种制度并非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形式,更是一种蕴含深厚教育智慧的理念。它强调师生之间个性化的交流与指导,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化需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与我们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的“因材施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牛津大学将其发展到了极致,依托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与丰富的学术资源,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导师的悉心指导下,深入探索知识的海洋,挖掘自身的潜力。

同时,研修中所接触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让我深受触动。在21世纪的教育变革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强调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与促进者。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讨论、实践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这对于思政课教学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思政课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深入理解思政理论,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此外,“终身学习”理念也贯穿于整个研修过程。在当今知识更新换代飞速的时代,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阶段,而是贯穿于人的一生。牛津大学等高校通过提供丰富的继续教育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以及鼓励教师与学生持续开展学术研究等措施,营造了浓厚的终身学习氛围。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自身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为学生传授知识、解答疑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反思国内思政教育,坚定文化自信

通过与国外顶尖高校的教育实践对比,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我国思政教育的独特优势与价值。我国的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与家国情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与西方教育强调个人主义不同,我们的思政教育更加注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教育理念与我国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相契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同时,我国在思政教育中注重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思想智慧,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思政课教学,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传承与价值观引领在西方教育中是相对缺失的,而它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研修过程中,我也深刻认识到,尽管国外教育在某些方面有其值得借鉴之处,但我们不能盲目崇拜与照搬照抄。我国的思政教育有着独特的使命与责任,我们要在坚守自身教育理念与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国外教育的有益经验,不断推进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使其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探索思政课教学创新,提升育人质量

此次海外研修让我对思政课教学创新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在教学方法上,我意识到要更加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应更多地引入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实践调研等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入理解思政理论,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例如,在讲授“三农”问题相关思政理论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农村的发展现状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而增强学生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度与责任感,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及时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融入思政课教学中。例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讲解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程与成就,引导学生关注“三农”事业,激发他们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热情与决心。同时,要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协同发展。在涉农专业课程中,教师可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如科学家精神、农业科技创新精神、绿色发展理念等,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讲座等形式,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培养他们的专业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评价上,要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评价体系。改变以往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实践调研成果、作业完成情况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程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思政教育国际影响力

在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国际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通过此次海外研修,我深刻认识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对于提升我国思政教育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合作研究项目、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交流等方式,搭建国际思政教育交流平台,展示我国思政教育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思政教育的了解与认同。

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派优秀的思政课教师赴国外交流学习,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与研究能力。这些教师回国后,可以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引入国内思政教育中,推动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让他们在与国外学生的交流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他们的国际交往能力与文化自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此次海外研修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在领略世界顶尖大学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同时,更加坚定了对我国思政教育的自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充分汲取研修中的有益经验,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创新,努力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育人能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投身于思政教育事业,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我国教育强国建设与“三农”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