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教育全球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时代,高校教学模式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为提升自身教学创新能力,紧跟国际教育发展潮流,在我校教务处、教发中心精心组织下,我有幸于2025年7月19日到8月2日参加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研修项目——AI-Powered Teaching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rogram。此次研修由阿德莱德大学英语语言学院的老师们全程授课,内容丰富且极具实践性,涵盖课堂活动设计、智能体 AI 应用以及教学实践演练等多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思练闭环。作为一名从事高等数学教学近二十年的教师,我习惯了以板书推演、公式应用练习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理念和教学中AI 技术的应用仅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本次研修让我从最初的无所适从,逐渐深入体会到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的魅力。另一方面,与本团组17位老师两周的共同学习生活,我看到了每一位老师身上的闪光点,这一段研修经历我收获颇丰。
一、研修过程概述
本次研修为期两周,共10天课程。7月21日上午阿德莱德校方举办了项目启动欢迎会、参观校园并提供澳洲生活指导。
21日下午开始到29日下午,课程讲述了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技术提升、课堂设计改善、课堂互动和个性化学习的实现。30日和31日,学习组每一位成员进行教学演练,反馈研修所学。8月1日植物园户外结营。
开启这段研修之旅时,我内心充满了期待,但是对于语速较快的全英文授课,让我的初期学习极度紧绷。另外,课堂设计中几乎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 "教师主讲" 环节,多数时间是学生参与的课堂活动,分组讨论、知识点闯关游戏、扫码问卷等等,这让的我内心充满困惑:这种 "松散" 的教学模式,真的能保证有效的知识传递?尤其是我所讲授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否适用?再者,对于 AI 在教学中的应用,之前并没有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当老师在课堂上介绍智能体 AI 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时,涉及到很多专业的技术术语和操作方法,不知道他们的工具回国后是否可以用?也不知道该如何将这些先进的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相结合?
随着研修的深入,在老师们的耐心引导和同事们的相互交流中,我逐渐摆脱了初期的无所适从,开始慢慢融入到这种新的教学氛围中,并对其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了新的更深刻的领悟,随之上述疑惑也慢慢的解开了。
二、研修收获的教学启示
这段研修并不算长,阿德莱德的老师为我们精心打造了每一节课,并留有相应的时间消化或利用作业进行同步实践。虽然学习初期是懵懂的,努力跟着老师和同事们的步伐,走过后发现,我收获了许许多多。
学生为主型参与性教学的优势
在研修过程中,阿德莱德大学的老师们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为主型参与性教学的巨大优势。
分组讨论是课堂上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老师们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将我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围绕某个具体的问题或知识点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启发。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思维,也能让大家消除紧张害羞的情结,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小组的成员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经过讨论和碰撞,最终形成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比单独思考要收获得多。知识点闯关也是一种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课堂活动。老师们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设置成不同的关卡,我们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每个关卡的任务才能进入下一关。这种活动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在参与该活动时,大家为了能够顺利闯关取得胜利,会更加主动地去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配对验证则是一种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有效方式。学生们两两配对,针对某个知识点或练习题,相互讲解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并对对方的答案进行验证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技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参与这些课堂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学生为主型参与性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之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阿德莱德校方为我们提供了EMI Resource Hub资源,其中就有许多课堂活动设计方法。
对有效提问的新认识
①对AI的有效提问
在研修中,关于智能体 AI 在教学中的应用这一内容,让我对如何有效提问
AI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我认为向 AI 提问很简单,只需要告诉AI我想要的就可以,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老师们通过实际案例向我们展示,想要用好 AI,关键在于提出好问题。一个好的问题需要包含多个要素:首先,要明确告知 AI 自己的角色。比如,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我可以告诉 AI“你现在是一名高等数学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关于导数的问题”。这样,AI 就能更好地理解我的需求,给出更符合我角色定位的回答。其次,要明确问题的对象。是针对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不同的对象,AI给出的解释和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对于初学者,AI需要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讲解知识点;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AI则可以更深入地探讨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最后,要清晰、准确地描述问题本身。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语言,让AI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提出包含明确角色、对象和清晰问题的提问,才能让AI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②课堂上的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效的提问宛如灵动的指挥棒,能引领学生深入知识的海洋,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魅力。 从提问的类型来看,参考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问题有从低到高不同的层次,从简单的知识记忆,到复杂的分析、评价与创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依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学情,巧妙设计涵盖不同层次的问题,逐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讲解定理时,先设置一些基础性问题,帮助学生回忆相关概念,接着通过应用型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抛出分析、评价类问题,鼓励学生对定理的适用范围、与其他知识的联系等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提问还可分为开放性与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犹如广阔的天空,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去展现创造力与分析能力,激发多元的思考与讨论;封闭性问题则像精准的指南针,便于教师快速把控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时应灵活搭配这两类问题,既能夯实基础,又能拓展思维。
然而,要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并非易事。教师要充分考量诸多因素,比如学生不回答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问题表述不清、难度过高,或者学生因英语水平、自信不足等有所顾虑。这就要求教师及时调整提问策略,如重新表述问题、给予提示、营造安全的课堂氛围等。并且,等待时间也至关重要,不同认知水平的问题需要不同的等待时长,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充分思考。
总之,课堂有效提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实施并灵活调整。只有不断探索与实践,借力AI和课堂活动才能让课堂提问真正发挥作用,助力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三、后期教学活动的转化
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理念,真正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要多采用分组讨论、知识点闯关、配对验证等参与性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比如,在讲解高等数学中的微分方程时,我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某个实际问题,尝试建立微分方程模型,并求解。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微分方程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创新,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提升能力的平台。
合理运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AI技术的发展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学会合理运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自己对AI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AI教学工具和应用方法。其次,要学会有效提问AI,充分发挥AI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我可以向AI咨询某个知识点的不同讲解方法,或者让AI生成一些练习题,以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后辅导中,我可以利用AI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解答,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同时也要注意,AI只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避免过度依赖。
渗透专业术语的英语描述,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虽然我所教授的课程并非全英教学,但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至关重要。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很多专业术语都有其标准的英语表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可以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逐渐渗透专业术语的英语描述,如将"导数"与"derivative"并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专业术语的英语表达,为他们今后阅读英文文献、参与国际交流打下基础,还能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让他们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国际性和通用性。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国际学术共同体的窗口。
此次澳大利亚教学研修项目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不仅让我接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手段,更引发了对高等数学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数学不仅是知识体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思维品质的培养。从最初的无所适从到逐渐理解、尝试应用,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认知重构的实践。深入体会到了学生为主型参与性教学的优势,掌握了更多新颖的课堂活动设计方法,还对有效提问AI有了新的认识,明确了在教学中合理运用AI技术的方向,同时也认识到了在教学中渗透专业术语英语描述的重要性。
研修最后的教学演练像一片星光璀璨的夜空,每位老师都以独特的光芒照亮了教学的可能。薛清泉老师的课堂有种奇妙的松弛感,看似随性的节奏里藏着精准的引导,让人在无压力的氛围中牢牢抓住了知识脉络,这是对“教学相长”最生动的诠释。许晨阳老师的课堂则是一场流畅的语言盛宴,流利的口语与精巧的课程设计相得益彰,让语言学习成为自然而然的浸润石美老师总能把课本知识与现实前沿紧紧相连,那些鲜活的案例像桥梁,让抽象的理论瞬间有了温度与重量。张丹老师的课堂永远充满欢声笑语,幽默是她的教学魔法,将枯燥的知识点变成跳动的火焰,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孙海天老师则用齐备的设备与热忱的态度,展现了教学者的严谨与无私,让技术成为辅助教学的利器而非障碍。这场演练让我明白交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一定要多交流,在交流中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让每一种独特的光芒都能照亮更多的教育角落,让与育人之花在更广阔的天地绽放。
高等教育正朝着"全球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既要扎根本土教育土壤,传承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又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积极吸收全球教育创新成果。此次阿德莱德大学的研修经历,正是这种理念的生动实践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把此次研修所学的知识和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我相信,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AI技术的辅助下,我的高等数学教学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全球视野的优秀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推动学校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