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6日到6月22日,本人经申请参加了学校教发中心组织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导向型教学法研修。本次研修共分作了三个模块,分别为:研究导向型教学的教育理念、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应用与反思。研修班的授课师资包括了该校执行校长、领导与教育前沿院院长在内的管理层;各学科及专业的资深教师;以及该项目学习获益的学生代表等,因此,这次研修既有理论讲解,又有案例和课程观摩,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剖析了研究导向型教学的教与学的过程,给我们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带来一个比较全面的、生动的教学体验。
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是以解决实际问题,并参与项目实施为导向的学习方法,该方法由教师确定教学项目,引导学生在执行项目中(即做中)完成教学活动,它是有效融合了问题解决、探索式学习、团队合作学习的一种新教育模式,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该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有机融入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素养和从业能力。通过为期5天的深入学习和研讨,本人形成了对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研究导向型教学的教育理念
面对大数据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便捷和多样化,因此甄别、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需要提高。研究导向型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该教学模式打破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生的“学”为主的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索式学习,实际动手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学习——再研究——再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真题真做”,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实际的研究项目中,实现了“教——学——做”合一。因此,研究导向型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可以转化为现实产品或者生产力的相关技能,能够引发学生深入自学,激发学生高阶思维能力。
在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下,教学观、师生观均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从教学观来看,研究导向型教学实现了从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的转变,它非常关注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从师生观上看,研究导向型教学确认了师生在知识传授中的平等性,从教师是知识的“执掌者”转向知识的“引导者”、“建议者”,通过教学互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被动接收知识到主动获取,充分发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性,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二、研究导向型教学的主要特色
研究导向型教学综合运用情境教学、团队学习、田野调查、问题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于跨学科问题的研究,它将学习的理论寓于具体的实践项目中,学生基于主题探索开展学习和研究活动,从而尝试去解决现实问题,颇具教学特色。
其一,激发学生探究式学习,实践中学习。研究导向型教学注重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因此,它引导学生在项目的研究中“做”,项目是模糊的主题,学生并没有固定的研究路径可以遵循,因此,学生要学会自主设计要开展的研究,实施的步骤,调查的群体等,教师只起指导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其二,理论研究和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研究导向型教学是将各学科中的理论学习和社会现实问题探索相结合,既要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现实问题,又要对现实情境进行调查并解读,是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有机融合。在对学习主题的成果展示中,一方面要体现成果的应用性,又要分析该成果在完成过程中个体对其的阶段性贡献,它是有效地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其三,开发学习社群,拓展学习的场域。研究导向型教学将发掘虚拟学习社区作为课程教学的支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将狭隘的传统教室延伸至校外及虚拟学习空间,让所有关注现实问题的人士都能加入到合作学习中来,共同探索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并尝试解决社会问题。
三、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过程管理
研究导向型教学非常注重过程管理。好的过程管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也是该教学模式能否成功的保障。
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实施方案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包括项目方案的选择、项目实施步骤、项目优化等具体内容。在开展上述活动的同时,要对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在教学实施中,教学任务需要学生通过团队整合的力量去解决,允许学生对调查研究设计多种解决方案。比如就大学物理课教学来说,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教师就利用科幻电影作为一种教学素材成功地实施了项目研究,团队一方面要运用物理学、数学学科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又关照到电影中的物理推演问题,充分体现了项目的实用性。
其二,教师要规划并确立有效的评价模式。研究导向型教学要着力解决学生“学而不思”、“思而不做”的问题。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对学生完成的项目能够进行系统评估。该评价方式要注意分析三个方面:(1)资料收集情况。包括传统的资料搜寻与阅读、研究性的问卷调查或访谈、实地田野调查记录等。(2)团队贡献力。可以利用同侪评量的方式,由团队成员开发评估量表,反映成员对于主题项目的开展是否给予了积极贡献。(3)项目成果的应用价值。团队完成活动任务之后,评价该成果是否具体或实物化,是否能对社区有实质的贡献与影响。
其三,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通过系统地分析研究导向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当然,教师也可以采取和学生座谈、调查问卷的方式,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了解和记录学生对研究导向型教学应用的态度体验。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和系统学习,本人对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准备将该教学模式探索性地应用到公管专业教学改革中来。公管专业的课程特点就是交叉性和应用性课程较多,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将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与公管专业的具体课程相结合,探索该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出一套有效实施的具体步骤,为学校专业课的教学提供操作指导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前期,公管的课程组也在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很多很好的尝试,对于情境教学法、小组学习、案例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下一步本人将积极和其他老师一道,在教发中心的支持和帮助下,将教学改革推向深入,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