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西浦研修】化药学院-尹霞老师研修报告

【西浦研修】化药学院-尹霞老师研修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14     浏览次数:

  

  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的资助,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导向型教学项目”的学习和培训。现汇报学习心得如下:

  一、对于教师对教学投入程度的思考

  缺失了备课的创造性。一个老掉牙却很深刻的问题,十年前我上大学时,老师的授课方式和十年后的今天我给学生上课的方式有何不同。答案是,除了ppt稍显精美,稍微加了一点前沿文献之外,其余大同小异。十年的科技发展,十年的社会进步,十年的翻天覆地在教学上体现微乎其微,原因就是缺乏创造性。我们要求学生要有创造性,而我们自己呢?按部就班的机械性重复,首先是这样真的更省力,其次是,从未思考过原来备课也是需要创造和设计的。这就是对教书这个过程的误解和不自觉。而这个问题,如果不是这一次的培训,我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够觉悟!

  缺失了反思与总结。一堂课的结束,一个学期的结束,就是简单地日历的结束,至少在过去的四年教学时间里,毫不夸张的说我从未对一堂课进行过反思,甚至有某些课,我自己都不愿意听自己讲一遍。讳疾忌医?病入膏肓!而西浦做展示的老师们,共同点就是他们会反思自己的课程,正视出现的问题,及时做调整。每一个学期,一轮又一轮,百炼成金。这就是属于教书匠的匠人精神啊。

  二、对于教师角色的重新审读

  “亦师亦友”在我的世界中已经是对教师最高的评价。师者,传道受业解惑,对自身专业素养和道德修行有着很高的要求;朋友,将心比心,用心交流。其实如果能做成这样,我觉得已经是一个好老师了。但是这一次的学习中,我发现了另外一层含义,共同学习者,学习路上的战友!如果意识到了这一点,那么在小组任务,选择兴趣题或者做一个小项目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参与进去,与他们共同学习,还可以带动整个学习的气氛。如果这样做了,比单纯的有问题找老师,有需求找朋友更能感受自己的课堂,从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从而寻求进步。这样的小小转变,是尝试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有了这一步转变,就比较有利于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可以把一句空洞的口号从自身出发,变成可以实现的角度。

  三、对“研究导向型教学”的思考

  1.“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必要性

  当意识到了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此多的问题的时候,现有教学模式就必须相应的做出调整。此次培训过程中接触到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是一种比较适合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态的教学模式。同时其核心思想与成果导向教育(OBE)有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遵循的都是反向设计原则,其“反向”是相对传统教育的“正向”而言的。从需求出发,由需求决定教学目标,再决定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和改进手段。透过现象看本质,有一点类似消费者理念,商家总要思考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商家该怎么做;商家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要怎么改,如此反馈,如此反复,精雕细琢,才能有备受推崇的产品。这个浅显的道理似乎很少被用在教学上。

  研究导向型教学更具体,他的学习目标是具体的,从实际问题出发的,而不是从假设性的理论性的问题出发,这个出发点本身就是教科书理论和教学的脚踏实地。这对于我们这种与生活,生产,社会和实践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更有借鉴意义。

  2.“研究导向型教学” 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联系

  研究导向型教学在对学生定位和学生最终能力以及情感目标的设定上,又与现在大力倡导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思想“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求一致。

  3.“研究导向型教学”值得尝试

  既然研究导向型教学既有先进的OBE教学理念为理论基础,又有“课程思政”作为更广阔的发挥空间,很值得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彻底的研究导向型教学需要强大的硬件和管理系统做支撑,而且需要教学专职人员的全部投入,很显然照搬来用,至少在我的教学中是困难重重的。即便如此,仍然可以从小处着眼,在教学的某些阶段和过程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四、基于本轮学习收获的今后教学工作的改革方向

  1.教学设计科学合理有创意

  2.基于小班教学开展小组协作

  3.前期充分调研选取现实问题

  4.培养科研精神聚焦前沿战略

  5.宏观微观结合优化评价方式

  6.加强教学反思落实教学整改

  7.学习教学方法形成教学研究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