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8日,有幸作为青年教师代表赴英国参加“2018年中英高等教育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研讨会主要由专题报告、讨论交流和走访名校等三部分组成。通过在曼彻斯特大学、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爱丁堡大学、伯明翰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以及剑桥大学等十几场报告的聆听;与专家、教授、留学生代表的座谈交流;对校园、实验室及图书馆的参观,感受中、英包括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考核制度、评价体系、风土人情、文化素养等,收获很大。现将印象最深刻、触动最大的几方面总结如下:
教育体制的比较。Sharon Briffa做了“英国教育体制漫谈”的专题报告。主要介绍了英国教育体制的整体框架,小学到大学,到硕士、博士。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英国的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宽松”的,即使到了高等教育的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没有严格的学制和学位控制。比如,本科一般三年,但并不需要拿到本科学位后再去读硕士,或拿到硕士学位后再去读博士。只要时间、精力允许,可以在读本科期间,申请其他高校不同专业的硕士。即使相当于国内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也可以直接申请硕士、博士,变通性非常强,会节省很多时间。总体而言,英国并没有那么太看重学历,而是更注重能力培养、性格培养、社会融入,更注重能不能培养出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的人才。
对教学的重视。曼彻斯特大学刘旭庆教授做了题为“英国大学教学方法与技巧/大学教学评估的目的、方法”的精彩报告。报告从英国教学方法的定义与类型,曼彻斯特大学使用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大学提供什么样的课程?校内、外学习支持,世界水平设施等5个方面展开。刘教授提到,他在曼大带了“高分子化学”和“衣服质量控制”两门课程,后者和自己的专业毫不相干。他说这是系里的安排,只要系里安排,教师就不能拒绝。他说:“英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重视教学。在曼大,教学大于天,教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教授们非常重视和热爱教学,这是一种文化和情怀,你能站在讲台上去给学生上课,那是非常荣耀的一件事,而且教授和讲师在教学上是平级的,科研不重要,做不好没人说,做好了,那就是锦上添花”。国情不同,教育体系、导向和认可度不同,造成学校、教师对教学的想法和做法也大不相同。现今国内,科研,利益牵扯与职称羁绊紧紧的束缚着教师与教学。科研奖励与职称评审时对文章的倾斜,迫使热爱教学的教师也要往科研上倾斜,客观上造成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教学团队的建立。刘教授说,曼大,很少有一位教师独立带一门课程的,每门课程,都是由教学团队合作完成。课程开设之前,几位任课教师合作完成该门课程的“handbook”,主要包括课程设置目标,内容范围,任课教师所带章节,参考书目,考核方式等,要经过反复论证,一经确定,很难更改,开课之前要向学生公开。目前我们基本以教研室、课程组为基本单位,即使是64学时、80学时的大课,也是教师独立完成授课。如果改设成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梯形教学团队,集中授课,集思广益,每位教师专讲、精讲某些章节,最终集体完成一门课程的讲授,教学效果应该会有很大提高。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教材的使用。英国很少有课程是固定教材的,任课教师在完成“handbook”的过程中,会提供授课部分的参考教材,一般4-5本,学生不需要自己购买,可以去图书馆借,完成这部分学习后再将书还回去。如果我校的英语、政治、数学、有机化学等这样的大课参照此模式,不仅可以大大节省资源,学生通过翻阅各种参考书,还会无形中扩大知识范围,增加对知识的理解和补充。
考核方式的比较。目前我们的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分“开卷”和“闭卷”。考题以客观题为主,出卷教师会提供“标准答案与评分标准”。中国的教育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会考试的学生,我们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应考能力,而创新人才,创造性思维锻炼都渐行渐远了。英国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Critical Thinking)。课程考核以提交课程论文、presentation、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即便考试,也以主观论述题为主,而且非常重视,考卷出好后,同一个专业要互相看,写comments,又分:“内审”和“外审”,内审为同事和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外审包括英国教授/欧洲教授/欧洲以外的教授,各环节做的非常细致。阅卷要批阅两次,有first marker 和second marker;每个题目下面都要有comments。英国重视所有的环节都有feedback把关,有理有据,形成一种有效的反馈,让各环节保质、保量的运转起来,值得借鉴。
评价体系的比较。英国的教学评估主要是同行评估,通常是积极的一面和需要改进的一面。如果同行评审发现问题比较大,会和学校反馈,学校会安排人帮扶。学生也会对任课教师提意见、评价等,学生会也会收集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但所有的过程都是互相反馈、反复反馈的过程,而且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会保护教师。国内也有评教系统,主要是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评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水平,但我们只看结果而缺少一种“反馈”。我们并没有对这一评教结果进行分析,去探讨这一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或者存在问题将如何改进等。
教学信息化程度高。曼彻斯特大学本科教学使用的Blackboard系统,有点类似于我们的本科教务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的综合体,但功能非常强大。教师所有课件、参考资料、教学视频、课后作业、实践任务、试题、课后指导、答疑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生作业提交、课程报告、小组互评、学分查询、选课上课、对教学的评价反馈等都在这个系统上进行。借助先进的在线教学系统,使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
作为青年教师代表,我很珍惜这次出去参加会议的机会,也很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所见用于教学。尽管能力有限,但我热爱教学,用心育人,现在大环境已经回归,只有从自身做起,从自己所带的课程和学生抓起,相信付出终会见成效,慢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慢慢培养以学业为重,而不是以成绩为重的社会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