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7日8月10日,我参加了由学校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赴英国(牛津大学)研修学习活动。此次研修学习是牛津大学“牛津展望项目(Oxford Prospects Program)”,其针对高校教师开展教学设计与实施(Pedagogic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的研修指导。
研修课程涵盖教学模型、教学方法/技术、教学评估、案例研讨,教师发展以及教学能力提升等多个方向,旨在提升参与者教学理论素养,同时为教学改革实践从国际化角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研修期间积极参与各项教学交流活动,认真上课、积极讨论,多次汇报等方式,深入了解牛津大学在教学上的优点,并借鉴至本人所授课程(本科生水轮机、水轮机课程设计、能动专业英语、综合实习;硕士生新能源技术,博士生工程伦理):
强化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
以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为依据,以激发科研思维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开展基于全局性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学成果。
注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教育理念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技术赋能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重塑课堂教学形态。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有效提升师生互动效率,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重视教学团队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架构协同育人平台
知识交流夯实专业基础,工程交流拓宽行业视野,科研交流培养创新思维。产学研深度融合:课堂教学传授系统知识,科研训练培育创新能力,产业实践提升应用水平,实现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同步提升。
具体实施路径
产学研结合式教学与项目团队教学制的有机融合,旨在形成“术业有专攻”的特色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机会,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使学生获得第一手的行业经验。
教学及其教改经验共享
建立经验分享机制,定期组织项目成果展示、教学方法研讨等交流活动,促进优秀教学经验的推广与传承,形成“实践-反思-改进”的良性循环。保证专业教育的深度,拓展实践应用的广度,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