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评估 > 评估动态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研究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3-28     浏览次数:

  

  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 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缺乏整体设计,难以发挥系统效能。

  当前国内对“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的研究明显被割裂成两大类。一类以高校人才培养为主,另一类以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为主。相比之下,国外大学的内部质量保障包括学术质量和非学术质量保障,并将人才培养和评价统一纳入学术质量保障系统中。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应避免将培养和评价这一逻辑统一的体系人为分割成个别活动(如教学督导、同行听课、领导评议、学生评教等),以实现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整体效能。

  2. 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目标模糊,对人才培养和评价重视不足。

  有研究者对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具体方案进行了分析,发现许多高校的建设目标只是一种愿景式的模糊表述,人才培养层面的行动尚不是各校建设举措中的主要内容。相比之下,国外一流高校注重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认为学习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和课程设计的依据所在,重视基于学习目标的学习结果的人才培养实施模式。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需综合判断本校的学科特色和整体发展方向,制定既符合国家人才发展的总体战略,又体现本校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人才培养和评价置于“双一流”建设的核心。

  3. 院系在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中角色缺位,未能发挥基础作用。

  管办评分离的视角下,政府引导高校完善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质量保障体系;高校负责具体办学工作并实施自我评价工作;第三方机构围绕高校自评结果,完成督建目的。这一制度设计强调高校通过科层运行体制和评估技术实现对教学行为和教学秩序的管理。相比之下,国外大学将人才培养和评价与课程设计、人力资源开发、机构规划等管理权限下放至各院系,明确院系的权责边界,院系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院系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考核、学位授予等方面都扮演重要角色。高校需着力发掘院系在人才培养和评价上的内在需求,构建上下协同、多元参与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的要素分析

  人才培养和评价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才培养核心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专业建设和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能力和素质建设、教学方式和方法,都是构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认为,最能直接体现人才培养和评价的要素包括教学质量、课程质量、学生参与、学生支持和评价方法等。

  1.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基础素养和专业素质为目标。高质量的教学包括三个维度:教师对教育内容的呈现(如整体能力、清晰性等);教师对学习的推动作用(如友好、开放等)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监管(如公正、对学习难易度的控制等)。对教学质量的传统评价方式侧重“以教论教”,现代教学理念认为教师“教”的效果不能从教的行为本身去评价,而应从教对学的影响、教之下学的表现及效果去评价,即“以学评教”。高校教学质量的价值取向已从掌握知识为主向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发展为主转变

  2. 课程质量。

    课程质量包括四个核心要素:学生、教师、学习情境及学科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知识和个体能力的积极建构者。“学习情境”是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学习氛围。学科基础是构成课程的核心元素,学科的人才培养功能需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课程的构成需遵循学科基础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对课程质量的考核除利用学生评教、督导听课等方式,还需将教师、学生和学科基础置于一个关键教学情境中,并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课程质量。

  3. 学生支持。

    学生支持包括学术事务管理和学生事务管理两大块。学术事务管理指高等教育中学术活动的管理,如教学、科研、学术交流与讨论、课程与教学计划的修订等内容。学生事务管理涉及的实践领域包括招生录取与注册管理、新生入学指导、住宿管理、学生资助管理、心理咨询、学生就业指导等。本研究重点关注学生事务管理中的学术支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面临的挑战大于支持时,学生将在学习过程中挣扎;挑战小于支持时,又导致学生的发展空间过小。因此,高校需根据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术支持和挑战。

  4. 学生参与。

    学生参与是为优化学生就读体验,促进学生发展,对其在时间、精力和机构投入的相关资源之间的相关作用进行的研究。相比传统的质量观侧重教育投入、教育基础设施、毕业率等指标,学生参与利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学生主体视角探讨学生学习参与和社团活动、同辈关系、师生关系及学校满意度等之间的关系,并将研究结果用于教育质量评价。国内常见的测量工具包括“大学生就读经历问卷调查”(CSEQ)、“全国学生学习投入调查”(NSSE)和“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CCSS)。

  5. 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人才培养目标、学生的学习结果、课程设计综合决定的。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测试、论文、评分量尺、档案袋、毕业考试和研究报告、课程和专门学科测试等直接评价的方法,还包括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学习行为、学生经历、学生自我期望和满意度等间接测量学习过程的方法,如学生参与的问卷调查方法。评价方法是人才培养目标、学习结果和课程设计的检验手段和方式,但两种评价方式各有利弊,操作过程中如何选取,需要基于具体的评价目的选择性使用。

  三、未来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可从以下4个方面加以完善。

  1. 构建清晰明确的人才培养的能力指标。

    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分解。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中的知识体系、培养模式、教学制度、考核评价等要素的设计才有依据和原则。纵观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最大的问题在于: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且没有操作性。由于概念的模糊和笼统性,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仍处在理念层面,未能贯穿于人才培养各环节之中。人才培养的基本逻辑是,在具体清晰的能力结构设计的前提下,课程体系的设计及评价方法的运用围绕培养目标的设计有的放矢,并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体现机构的价值观和使命。价值观和使命是机构有别于其他机构的本质,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立身之本。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目标的阐述应明确大学生发展的能力素养。21世纪人才的能力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与合作、创造与创新、社会文化能力、自我调节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应更多地超越知识和专业的局限,更深入地挖掘知识基础背后的能力维度。

  2. 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应的课程。

    任何一项教育目标的确定,需进一步保障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式。TC设定五项核心能力目标,各专业配套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相比之下,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课程呈现扁平化特征,未能基于人才发展目标和知识体系,建构难度依序递增、课程内容不断升级的课程体系。从授课教师的配置而言,大学未能依据学科课程的难易程度搭建相应的教师队伍梯队;从课程体系而言,人才培养整体目标的设定和课程设置,在培养过程中呈现“两张皮”现象。从人才培养的整体架构而言,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具体人才培养目标所需的课程应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项学习目标的提出,需创造足够的机会经过专家、同行、本校师生等利益相关者充分论证和讨论。如前所述,若像TC那样将沟通、协调和领导力列为本校学生的学习目标,需充分考虑本校的价值观、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内容,以确保这一学习目标的提出具备相应的实现条件和保障机制。

  3. 人才培养和评价的重心下放到院系。

    学院(含学部、系)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在学校授权范围内实行自主管理。就理论而言,以院(系)建设为基础,需把人才培养落实在院系,学科建设主体放在院系,管理重心下沉到院系,切实赋予院系自主权,激发院系办学活力。现实中,一方面院系在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仍存在机械应对高校行政部门对外部质量保障回应的现象,未意识到人才培养和评价对院系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院系在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缺乏系统的专业指导。精细化管理要求人才培养和评价的重心下放到院系,这是当前国际流行的趋势。未来可先确定院系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然后由各专业方向确定各自的学习目标、提供课程及学习机会,配套相应的评价方法,形成系统连贯的以院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

  4. 建构人才培养和评价智能体系。

    人才培养和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学完本学科的所有课程后,对本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的总体掌握程度。这不仅是对每门课程的评价,更是基于整个学科对学生的专业发展进行整体评价。大数据技术的完善,可综合运用教、学、研、用、管等多视角的相关数据,以提取对学生学习行为和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和建议,建构教学和人才培养智能动态系统,为人才培养和评价策略决策提供依据。首先,通过海量学习信息,用已知模型和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对未来的学习绩效进行预测并形成科学的教育决策。其次,依据教学评价信息、学生考试成绩信息、教案信息等诸多数据信息构建教师能力模型,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最后,依托教育大数据系统,精准预测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境和学习规律,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需求进行预测,建构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智能体系。

    摘编自《“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内部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研究》。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3期   作者:夏欢欢,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版权所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发展中心 网站管理员:发展中心 技术支持:绿道软件

联系电话:029-87080179 中心地址:北校新图书馆一层南侧

[ 网站管理 ]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