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发展中心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校人发〔2015〕106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教师终身职业能力发展”两个大局,确立了以教育教学研究为导向,以教育教学评估为基础,以教师能力发展为重点,构建评估、反馈、建设、提高有机结合的教学发展机制,圆满完成了2015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一、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
1.完成学校下达的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2015年学校重点工作任务明确,要获批1-2名陕西省教学名师。中心组织专家认真遴选、评审,推荐4名教授参评,经过多方努力,李书琴、孟全省、吴发启3名教授获评第九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2.完成部门年度工作目标任务
(1)开展“四维教育”加强青年教师入职培训。9月初,中心牵头组织策划2015年新进教职工岗前培训活动,组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ACE训练营,将师德师风、教学技能、文化校史教育、素质拓展紧密结合,切实把好青年教师的“入口关”,这一创新做法被陕西教育厅网站专题报道,引起广泛关注。一是加强校史校情教育,以史育师魂。注重发挥学校历史对新教工潜移默化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二是加强入职仪式教育,以情育师德。举办以“行动”“合作”和“体验”为宗旨的新进教师ACE入职训练营开营仪式,增强新进教师“立德树人”的职业庄严感、光荣感和责任感。三是加强校本实务教育,以实练师能。通过开展以“教学实务”的专题培训,提升帮助青年教师优化科学的教学办法,坚定追求卓越的信心。四是加强素质拓展教育,以践育师风。通过素质拓展训练让青年教师增进相互了解,在点滴分享中增强了合作意识和团队凝聚力。
(2)按期完成系列培训活动及教学水平评价工作。结合学校新进教职工入校教育统一部署,开展新教师入职后的师德教育、校内教学规章制度、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资源平台使用、教育技术以及课堂授课技巧等方面的教学专项培训,帮助新教师顺利完成角色转换。2015年顺利完成了学校81名新进教师普通话测试工作,上半年完成杨凌区89名教师专业技能考试工作,下半年完成杨凌区117名教师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验收暨教师资格教育基础理论知识考试工作。另外,12月中旬,完成了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教师授课水平评价工作,共有48位拟晋升高级职称的教师接受了授课水平的评价。此项工作敦促了本校教师在教学授课水平上做功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下功夫,进而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上升。
(3)积极选派教师到校外参加各类培训活动。根据“走出去,请进来”的指导思想,中心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发文授权举办的高级研修班、教学工作坊及各类教学相关会议,旨在开拓教师视野、更新教学理念。2015 年中心派出教师参加国内长期进修培训17名, 短期进修培训79名;参加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在线培训120人次;教学类实验人员培训23人次。
(4)举办9场专题讲座活动。为更好的向我校教师介绍高等教育发展动态,解读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总结国内外大学办学经验,导读课堂教学发展主流和趋势,推广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及教学建设方面的思路与经验。2015年邀请复旦大学蒋玉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陆斌杰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何聚厚副教授等知名专家举办9场专题报告会,累计参加报告会达到1500余人次。
(5)举办各类教学研修班。为增强教师教学交流,推广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及教学建设方面的经验,帮助教师实践实习教学新方法。2015年中心共举办各类教学研修活动33场,累计参加教师超过1200人次。其中台湾大学王秀槐教授举办了主题为“BOPPPS微格教学”的教学工作坊除本校教师外,更是有来自全国18所高校教师参加;与清华教育研究院联合开展“混合教学法训练”、与智慧树网合作建立的“慕课共享训练营”两场会议共有来自全国59所高校的代表参加。上述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扩大了中心和学校的影响,本校教师也借助高水平会议的平台开阔了新视野、增添了新技能。
(6)开展各类教学比赛活动。我校首届微课教学比赛于2014年12月31日启动。初赛由各学院自行组织,共收到复赛作品78件,最终产生一等奖4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1名,单项奖10名(教师风采奖4名、课件制作奖3名、教学设计奖3名),并有16项作品由学校推荐参加陕西省首届高校教师微课教学比赛。经过陕西省的评比,我校动科学院王洪宝老师、动医学院魏强老师、风景园林艺术学院蔚一潇老师、外语系刘瑶老师的四件微课作品被推荐参加全国微课教学比赛。另外,第十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从5月底启动,共有313位教师参与。12月20日,2015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落下帷幕,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9名。学校领导、教师评委、学生评委、职能部门负责人评委等通过实地观摩和现场评价,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了切实的理解,对本届讲课比赛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3.开创性完成教师教育培训常规工作
(1)谋划构建基于教师终身职业发展的教学能力培训体系。2015年下半年研究制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暂行办法》和《教学名师引领计划》,健全教师培训程序、完善教师授课评价办法,实现对教师的分层分类培养,谋划构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终身体系。
(2)把“师德教育”纳入我校教师岗前培训的特色内容。在陕西省教育厅规定的基本培训科目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从2015年起在我校教师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培训要求中增加我校特色的培训内容:师德教育,包括“师德师风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政策法规解读”2个专题,共计3学时;教学技能培训,包括“大学课堂的教学与管理”、“ 高等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前沿”、“授课技能理论与实务培训”等3个专题,共计21学时。
(3)组建“教育技术与应用”和“基本授课技能”两个校本培训团队。根据校领导要求,进一步深化新进教师岗前培训力度,完善培训环节,切实提高培训效果。2015年中心立足学校实际,广泛遴选,全力培育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师资培训课程及培训团队,“教学实务培训团队”和“教育技术培训团队”正式亮相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我校教师培训体系结构,促进教师教学发展。
(4)打通青年教师赴海外进行教学研修渠道。海外教学研修是拓展青年教师国际视野,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2015年底制定出台了《优秀青年教师海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凡在我校年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并且具有三年及以上本科授课经历,教学效果良好,能熟练使用外语开展教学交流青年教师均可申请参加海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2015年已组织首期青年教师海外考察团赴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进行为期8天的培训考察。
二、稳步推进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1)服务学校大局,全面参与并完成了《陕西省巡视诊断自查报告》等材料的调研与撰写工作。中心结合工作职能和上级要求,从学校综合改革发展的大局出发,积极承担了多项校级层面的工作任务。下半年先后完成了学校《“十三五”本科教育教学研究报告》《“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报告》《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巡视诊断自查报告》等材料的调研与撰写工作。
(2)完成学校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按照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的要求,认真总结归纳,完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报告从学校简介、本科教育基本情况、师资与教学条件、教学建设与改革、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学生学习效果、特色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九个方面全面的梳理了学校2014年本科人才培养取得的成就,增强了学校在社会中的正面影响力。
(3)牵头启动并完成2015届本科毕业生满意度调查。9月-10月,完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届本科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报告》。对学校2015届5400余名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发放,从专业满意度、自身发展满意度、课程教学满意度、学校总体满意度四个方面开展调研。这是我校首次开展毕业生满意度调查,反映了学校在学习环境的支持、专业的建设、课程的设置、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4)完成省级教师发展中心自评工作。10月-11月,结合《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陕教师〔2013〕29号)和《陕西省省属高等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评估办法》(陕教规范〔2014〕20号)的文件精神,参照陕西省教育厅评估标准和要求,积极组织、认真落实,完成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申请省级教学发展示范中心自评报告》。自评报告从高教研究、教学评估、教师培训三项职能出发,总结了中心成立以来的业务开展情况以及工作特色。
三、积极开展高等教育研究工作
(1)加强高等教育基础研究调研和理论指导。中心高教研究以“教学评估”为基础,在中国特色“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新理念、新标准、新方法下,就学校近年来开展的教学评估方面的工作进行系统的总结,了解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内容、运行的现状、评估的方式、取得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形成对学校评估工作的宏观认识和微观认识。期间先后赴西安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学习专项教学评估,形成相对丰富的教学评估理论知识贮备。为教学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2)中心积极参加国家行业类学术活动,并为学校参加全国性高教会议提供研究成果。中心全年参加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暨全国高等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20周年研讨会、中国高教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七次会议、第四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等5届次全国高教研究会议,提交大会论文3篇,其中《论大学管理的民主逻辑》在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15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另外,由中心起草经校领导修正审定的《以“三学”促“三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在 《中国教育报》2015年11月16日第9版全文刊发。
四、重视区域协作和社会服务,探索建立与国内外高校及社会教育机构协同发展机制
(1)推进中心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开放微格教室供园艺学院、外语系等开展教学活动,供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等单位进行人员业务培训。推动中心品牌服务活动,先后举办3次品牌培训,参与的校外教师达到70余所400余人,且均为免费,极大的增进教师之间的横向交流,提高了教师发展培训工作的影响力。
(2)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协作。以常务理事单位身份加入“西北地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遴选工作人员赴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家级示范中心学习培训。建立了国内首支校本化的“立德坊”培训营,与台湾大学合作打造出了“王秀槐教学工作坊”培训品牌,引进清华教育研究院开展“混合教学法训练”、与智慧树网合作建立“慕课共享训练营”来校联办教师培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探索建立与国内外高校的协同发展机制。积极拓展境外培训合作伙伴关系,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就选派教师出国培训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12月组织生命学院、动医学院、信息学院及外语系4名青年教师赴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进行了为期8天的短期培训,开拓了我校青年教师海外培训团赴海外进行研修的新领域。
2015年12月29日